×
中国机械工程

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 ——以

自我国公认的媒体融合元年(2014年)始,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相继发布了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文件[1],这些文件的出台,对我国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很多期刊顺应互联网传播的新趋势,开始融入不同形态的新媒体,并且不断改变传统办刊方式,从而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例如,在期刊集群方面,朱拴成[2]以中国煤炭期刊网的建设及发展为例,给出了科技期刊集群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及融合出版思路;刘冰等[3]介绍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情况,基于集群优势,它们逐步实现了期刊出版全程的信息化管理、期刊资源整合、数字化平台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在单刊方面,张扬[4]在“煤传媒”公众号的运营中创造性地融入“H5+微信”媒体融合模式,取得了比常规微信宣传方式更好的传播效果;杨婷等[5]在人员相对紧缺、技术支持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纸媒、网站、微信平台多维度的学术传播和广告宣传策略,扩大了论文的学术传播范围,提升了《中华护理杂志》的社会影响力及经济效益;陈晓峰等[6]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学术出版知识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6大精准知识服务模式,并给出了具体实践路径。

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科技期刊融合发展普遍处于初级阶段。总体来看,目前在融合创新与转型升级方面,科技期刊仍普遍存在融合创新步伐缓慢、融合发展盈利模式和路径尚未清晰等问题;在期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人才流失严重、新闻传媒院校人才培养与期刊出版单位用人要求不适应、全媒体复合型人才缺失等问题[7];这些问题困扰着广大科技期刊同人。作为科技期刊众多新媒体从业者中的一员,笔者以《中国机械工程》近年的融合发展实践为例,介绍了该刊融合发展探索的艰难历程,分析了融合发展探索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1《中国机械工程》近年融合发展探索历程

《中国机械工程》自1990年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刊(以下简称“会刊”),弹指一挥间已近三十年。作为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权威期刊之一,2019年会刊重回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从时间上看,会刊新媒体部自2018年1月成立;从实质上看,会刊的融合发展探索工作在此之前已经全面展开。例如:2015年,笔者作为创始人开通了会刊微信公众号并负责其运营工作;2017年,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顺利完成了会刊中英文网站的改版工作;2018年初,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开通了稿件系统的微信支付审稿费功能,为广大作者提供了便利,同时积极与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开展深度合作,使会刊成为最早加入开放科学计划(OSID)的学术期刊之一,副主编郭伟编审提出了会刊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一种全新的审稿模式(群审稿)[8],等等。以上各项前期工作,为会刊的融合发展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会刊新媒体部成立后,随即构建了“网站+公众号+社群”的媒体融合办刊体系,重点打造“三方融合”(与学术传播的融合、与“人”的融合、与期刊管理的融合)和“三精工程”(精准传播、精准服务、精准引导),在出版形式[9]、学术传播[10]、期刊服务、审稿模式[8,11]、社群建设、新媒体示范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和实践,夯实了期刊品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例如:会刊建立了自己的学术传播方阵[10],与知网合作实现了网络首发,群审稿的探索从理论阶段正式进入实践阶段[8,11],利用学术社群实现了学术会议的在线图文直播等。近年来,会刊新媒体部研究团队连续受邀在2019开放科学论坛(北京)、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湖北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研讨会、2019湖北省期刊编辑培训班、湖北省信息学会“科技期刊国际化”专题研讨会、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创一流科技期刊”主题会议上做报告或授课,受到国内媒体和业内同行的广泛关注。湖北省科协组编的《湖北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12]对会刊的融合发展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目前,该研究团队中有多项分支专题项目正在培育,如2019年6月会刊进入了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学术期刊融合出版能力提升计划”(融合出版支持专项)首批资助名单。该研究团队近3年在CSSCI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8-11];同时,郭伟编审被相关的出版类基金项目(如“小编·仁和基金”)吸纳为终评专家,笔者被聘为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委会学术委员等。

上一篇:“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自然科学
下一篇:《中国机械工程》近年零被引论文统计数据分析

Top